今天上完課 幫一個主動來詢問文法問題的學生解答問題
答完題 離開 心裡卻覺得好無力
到底我學了半天的英語教學 能為我的學生做些什麼??
我找不到答案
這個學生 英文程度不好
連被動式.動詞三態都不懂
我為了要講解"過去式" "被動式" 的差別 真的是費盡功夫...
因為他連"過去分詞"是什麼都不清楚...讓我有種"無從講起"的無奈感
今天跟他講完題目 離開教室時跟他聊了一會兒話
才知道他來自台東 畢業於高職
雖然他進了"繁星計畫" 理論上就是高職生中的 top students
但是他說 他以前的學校用的課本非常簡單 幾乎就在教單字
他說他來到台北後 深深覺得自己比別人弱 所以很想努力多念點書
這學期25學分 但實際上課時數是32小時 (一些實驗課之類的)
他說他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來念書 晚上9點10點還跑去找老師跟助教問問題
但是這樣子讓他感覺到他的身體漸漸無法負荷 體力支持得很辛苦
對於英文 他說因為以前英文成績總是很不好 讓他對英文很挫折
但是他到台北來後 體認到英文很重要 不學不行 因此他開始自學
這學期開始時 他就來找我 問我要怎麼學好英文
我介紹他幾本文法書 但是他後來還是用他自己選的長春藤系列文法書
那本書實在不是我在講...順序排得很亂
號稱是 "從頭學起" 但是開宗明義第一章節就講 "句型結構" 馬上就出現間接問句
讓我的學生看得霧煞殺 他來問我時我也解釋的汗涔涔
連問句的概念都還沒有 要怎麼跟他說 "間接問句要變成直述方式"呢?! 這太難了..
今天他拿一個章節來問我 該章節叫做 "不完全不及物動詞"
這是什麼詞類阿?? 我倒是從來聽過這種分類
仔細一看 原來是指像感官動詞這類的動詞 (I see her singing)
或是變成被動式後要加介係詞的幾個動詞 (He is considered as the only help to us)
但這些東西為什麼叫做 "不完全不及物" 咧?? 無解...
想到我念了一堆 functional grammar 的paper
為了要明白 cognitive grammar 花了多少時間去逼迫自己習慣那些 linguistic terms
念了一個又一個的 teaching methods
看了一篇又一篇的 applied linguistics 或 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的文章
學習如何去apply我學到的專業知識
但是 當我學生發出求救訊號時 我卻不知道能怎麼幫他
真的 覺得好無力
今天下課後 真的覺得 很疲倦
"老師"不是個輕鬆的行業 它被賦予很多道德層面的要求
師者 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如果我沒辦法解惑 我還能做什麼呢...??
我還念這些英語教學理論 有什麼意義呢??
會講英文的人都可以教英文 不是大家都這麼想的嗎?
於是乎 有點沮喪
感覺自己也沒必要再念下去了....
- Apr 11 Fri 2008 23:43
教學的挫折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